四大徽班是什么时候开始进京的?探索京剧的形成

  有趣的历史小编整理了京剧的由来,给大家详细解释一下,快来看看吧。

  清代中叶,在中国戏坛,除了昆曲,当地民间戏曲如梆子腔、秦腔、徽调、楚调等蓬勃发展,逐渐形成花部(又称乱弹,指民间戏曲)和雅部(指昆曲)的局面。当时戏曲表演的中心,北为北京,南为扬州。北京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也是歌剧聚集的地方。扬州位于长江与运河的交汇处,商业发达,是当时盐商集中的地方。“商路就是戏路”,来自世界各地的戏曲艺人纷纷流向扬州。

  还有一种特殊情况,乾隆皇帝从1751年起,先后六次到江南巡视,扬州成了他驻扎的地方。扬州地区的达官贵人、富商巨贾纷纷向皇帝献媚争宠。他们不惜重金,大兴土木,依山傍水,建造美丽别致的湖滨园林,形成扬州北郊著名的二十四景。扬州富商素有蓄养戏班的风气。得知乾隆喜欢戏曲,便将组织戏曲表演作为迎驾活动的内容。乾隆还命令苏州织造、两淮盐务等官员选拔艺术精湛的演员入宫,以备承担。这些都客观地促进了歌剧的发展。据史料记载,扬州戏曲表演在迎驾季节极为繁荣;即使是城外的“堂戏”,、“台戏”、“大班”等各种表演也频频出现。

  因为清廷最高统治者喜欢戏曲,所有的皇帝、太后、皇室庆祝都要举行庆祝表演,这已经成为惯例。1790年(乾隆五十五年)秋天,扬州盐商江鹤亭(安徽人)为庆祝乾隆皇帝80岁生日,在安庆组织了一个名为“三庆班”的徽戏班,艺术家高朗亭带领他到北京参加生日表演。徽班以唱二黄调为主,兼唱昆曲、吹腔、梆子等,是一个合唱的戏班。祝寿在北京的表演规模很大,从西华门到西直门外的高粱桥,每隔几十步就设一个戏台,南腔北调,四方之乐,聚集在一起。或弦歌高唱,或抖扇舞衫,前面还没有休息,后面又开始让人左顾右盼,目不暇接。真是群戏聚集,众艺争胜。在这场艺术比赛中,第一次进京的三庆徽班崭露头角,引人注目,成为徽班进京的开始。

  此后,四喜、启秀、霓翠、和春、春台等安徽班相继进京。演出期间,六班逐渐合并为著名的三庆、四喜、春台、春四大徽班。当时是地方戏曲蓬勃发展、花雅争胜的时期,一些新兴的地方戏剧,如高腔(时称京腔)、秦腔等已先行流入北京。徽班在原唱各种声腔戏的基础上,合京秦二腔,特别是吸收秦腔在剧目、声腔、表演各方面的精髓,充实自己。同时,为了满足北京观众的各种需求,充分发挥各班演员的特长,逐渐形成了四大徽班不同的艺术风格,表现为:“三庆轴(指三庆班擅长整部戏);四喜曲(指四喜班以唱昆曲戏为名);和春的把子(指擅长武戏取胜);春台的孩子(指童伶出色)。出现了“四徽班各擅胜场”的局面。嘉庆、道光年间,汉调(又称楚调)艺人进京参加徽班演出。徽班又习楚调之长,为二簧、西皮、昆、秦诸腔向京剧演变奠定了基础。因此,“四大徽班”进京被视为京剧诞生的前奏,在京剧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清末宣统二年(1910),“四大徽班”相继散落。四大徽班进京献艺,揭开了中国京剧200多年壮丽历史的序幕。

  汉剧在湖北很流行,其声腔中的二黄、西皮与徽戏有血缘关系。进京前,徽、汉二剧有着广泛的艺术交融。乾隆末年,著名汉剧家米应先进京后,道光年初(1821年),先后有著名汉剧老生李六、王洪贵、余三胜、小生龙德云等入京,分别搭入徽班春台,与春班演唱。米应先以唱关羽戏称,三庆班主程长庚的红净戏,均由米应先授予。李六以《醉写恐怖书》为依据、《扫雪》见长;王洪贵是《让成都》、以“击鼓骂曹”而闻名;小生龙德云善演《远门射戟》、《黄鹤楼》等剧;余三胜噪音醇厚,唱腔优美,文武兼备,演《定军山》、《四郎探母》、《当锏卖马》、《碰碑》等老生剧目被称为。汉剧演员进入徽班后,将声音曲调、表演技巧和表演剧目融入徽戏,使徽戏的唱腔板式日益丰富和完善。唱法和读白更具北京语音特色,北京人很容易接受。道光25年(1845年)各大名班均为老生领班。回族、汉合流后,湖北西皮调与安徽二簧调再次交流。徽、秦、汉合流,为京剧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从道光二十年到咸丰十年(1840-1860年),经徽戏、秦腔、汉调合流,借鉴昆曲、京腔的长度,形成京剧。其标志之一:曲调板式完整丰富,超越了徽、秦、汉三剧中的任何一种。唱腔由板腔和曲牌组成。声腔主要以二簧和西皮为主;第二,业务普遍完整;第三,形成了一批京剧;第四,程长庚、余三胜、张二奎是京剧早期形成的代表,被称为“老三杰”、“三鼎甲”即:“状元”张二奎、“榜眼”程长庚、“探花”余三胜。他们在歌唱和表演风格上都有自己的特点,为创作京剧的主要基调、西皮、二簧和京剧歌剧的形式,以及具有北京语言特征的坦白和发音做出了贡献。

«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