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甲申之变的具体经过,李自成做了哪些事?

  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攻入明都北京,明朝作为全国统一政权灭亡,随后清军入关。这一事件发生在明末甲申年,后人称之为“甲申之变”。以下有趣的历史小系列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与大家分享。

  据东北统治,清朝先后四次入关,获胜而归,正在寻求有国家统治权的战略。在中原战场上,李自成农民军六次击败明军主力,进入关中,建国大顺,随后派军北上,逼北京。明朝积重难返,两面作战,南北夹击,面临崩溃边缘,继续尽力挽救危机。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在崇祯十七年(大顺永昌元年,1644年)征服了北京,统治了276年中国大明王朝的灭亡。仅仅40天后,清军南下,迅速摧毁了起义军的大顺政权和江南明朝的残余势力,开始了清朝对整个中国的统治。

  过程

  明去世后,弟弟朱由检登基,年号崇祯。登基后,他接手了民贫财匮、内忧外患交织的烂摊子。面对困难,他无能为力,多疑、吝啬、任性的性格导致他缺乏决心和能力把事情做到最后。

  最典型的是他对魏忠贤大案的处理。天启年间,宦官魏忠贤与客氏勾结,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灾难。崇祯皇帝上台后,还猛砍三斧,除魏忠贤、客氏外,撤去各地镇守宦官,并在崇祯三年革去宦官提督。但很快想了想,觉得还是宦官最贴心的,于是又重新开始使用宦官,甚至还不如。这一突出表现在对宦官委员会的军事权力上,要求他们监督京营和监军统兵,并担任守卫和守卫。所谓京营,就是从全国各地换来保卫京城的军队。此外,如果外省或边疆发生重大战争,必要时,京营必须调动部分精锐增援。因此,它不仅人数众多,而且通常保持30多万人,而且装备精良。崇祯皇帝当政期间,京营以御马监、司礼监、文书房太监为主,自监督、总理逮捕、监督禁门、巡视点军大员。正如万历时刑部主任董基所描述,这些太监“安居美食,筋力柔弱”,“设遇健卒劲骑,立见披靡”。大顺军炮声一响,这些人立刻做了鸟兽散。另一个著名的典型例子是,在崇祯两年,朱由检查了皇太极的反间计,听了清人故意放回的杨太监的话,认定袁崇焕与后金有密约。第二年8月,袁崇焕被判处最残酷的刑罚(凌迟),从此再也没有抵抗过后金的优秀统帅。

  此外,他对农民起义军的态度。朱由检对待农民军的手段和历代皇帝一样,无非是压制和抚养,但他对压制和抚养往往不确定。抚而论,从来没有抓住机会把和谈进行到底,从而达到瓦解农民军的目的。早在崇祯二年春天,明朝陕西三边总督杨鹤就提出了招抚起义农民、追压为辅的方针。朱由检认可此事,甚至说“寇亦我赤子,宜抚之”。崇祯四年正月,朱由检派御史吴牲到陕西放账,但只给了他12万元的钱。面对到处哀悼的饥民,无异于杯水车薪,“救不了十一” 。很快,投降的起义农民为了生存再次起义,抢大户粮食活命,造反烈火,逐渐成为燎原之势。在接下来的十年里,明廷与李自成、张献忠等人多次和解,均以失败告终,在很大程度上与崇祯皇帝的决定不当有关。

  经过多次战斗,李自成是一名优秀的军事指挥家。然而,作为一名政治家,他缺乏战略视野,犯了一系列错误,导致进入北京后不久迅速崩溃。

  崇祯十七年正月初一,李自成在西安登基成为皇帝,“国号大顺,改元永昌,百官礼乐悉遵唐制”。建立政权后,李自成提出了“三年免征”的口号,这当然对人民有很大的号召力。进入河南后,李自成让士兵们到处散布“吃他妈妈,穿他妈妈,打开门迎接国王,国王不吃”的口号,这种极端平均主义、无政府主义的口号,只能进一步导致大顺军事折磨工资筹集军事费用,所以在进入北京的路上,特别是进入北京后,明朝政要、权贵、富商、绅士、勒索钱,造成社会混乱、动荡。

  历史学家对李自成进京带来了多少人马有不同的看法。顾诚(明清史专家)估计有10万人,有史料可查。这充分体现了李自成的轻敌思想,尤其是对关外清廷的了解太少。清廷曾派人将国书递给大顺军领导人,建议联合推翻明朝,“共享财富”,李自成不予理会。在山海关之战中,他最多带了6万人,而吴三桂的兵力是5万人,加上3万人和10万多名清兵,总兵力是李自成军的三四倍多。此外,大顺军和强大的清军是第一次遭遇。他们措手不及,最终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崩溃。从那时起,他们走上了失败之路。

  李自成兵临北京城下,曾派投降的太监杜勋进宫与崇祯皇帝谈判。据清初史学家戴笠、吴记载,李自成提出的条件:“李(自成)想割西北地区,命令封王,并奖励军银百万,退守河南。被封后,愿为朝廷内遏群贼,外制辽沈,但不奉召入圣。联系李自成曾说:“陕,我的故乡也是。富贵必归故乡,即十燕不足易一西安!” [6] 还有大量从北京抄薪追赃获得的金银不断运往西安,可见李自成的目光短浅!他进京的目的是为了捞一把,在明宫沉迷皇帝。

«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