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能抵挡清军的“夷丁突骑”,为何没阻拦清军呢?

  军队的力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国家整体国力的重要标准之一,其中能够被称为军队精英的军队是一个国家军事实力最突出的代表。今天,曲历史小边将向您介绍这支名为“易丁突骑”的军队,是明末唯一的精锐部队。

  那么这个“夷丁突骑”的战斗力到底有多强呢?接下来有趣的历史小编就给大家仔细分析一下。

  首先,从“夷丁突骑”的历史来看。

  因为在古代,“夷”一词一般是指中原汉族对北方少数民族的总称。因此,从“夷丁突骑”部队的名称可以看出,该部队的绝大多数士兵都是由北方的少数民族人员组成的。

  根据《明季北略》记载的内容,吴三桂在守卫山海关时,有4万多名精锐士兵,其中约有7万至8万辽民,都是勇敢善战的士兵。然而,尽管夷丁只有数千人,但他们是其中最勇敢的部队。

  历史书中对夷丁突骑的描述被描述为“敌望之逃”。这句话是用白话翻译的,也就是说,敌人在看到夷丁突骑之前就被吓跑了。由此可见,夷丁突骑的战斗力确实是有据可查的。

  自从打天启二年(也就是1622年)以来,袁崇焕在见明朝宗朱从校时被提拔到兵部任职。不久,他自愿去辽东守山海关。而当时曾将清军挡在山海关外寸步难进的“关宁军”,就是袁崇焕在经营辽东时练出的一支精锐力量。吴三桂接手守护山海关的重任后,袁崇焕带出的这些“关宁军”自然是明末军队最强的战斗力代表,也成为影响政治变革的主力军。

  正如《明季北略》所说,明末辽东军团(即关宁军)已被视为当时大明朝最精锐的军队。作为辽东军团指挥官吴三桂的亲兵,这个“夷丁突骑”是由辽东军团中拔尖的精英组成的。换句话说,如果关宁军集天下精锐于一身,那么夷丁突骑就是集关宁军精锐于一身的军队。毫不夸张地说,夷丁突骑绝对是明末军队精锐中的精锐。

  其次,从“夷丁突骑”的战绩来看。

  明末农民起义发展到最鼎盛时期,“闯王”李自成亲自指挥10万顺军逼山海关。当时守护山海关的吴三桂,虽然手下还有“关宁军”精英,但面对士气高涨的大顺军,依然没有充分的信心。

  最后,双方在山海关展开了激烈的战斗。随着战争的延迟,吴三桂布置的防御系统逐渐显示出不堪重负的迹象。看到山海关即将被大顺军打破,夷丁在关键时刻骑马来救援,以扭转潮流,阻止大顺军的猛烈进攻。

  甚至,最后吴三桂打到了几乎山穷水挡不住李自成的攻势。依靠“夷丁突骑”,一个只有几百人的精兵,突破成功。相信大家都很清楚之后发生了什么。吴三桂突破后,联合清军一举击败了李自成的顺军,满洲八旗入主中原建立清朝。

  由此可见,如果只谈军队的战斗力,“夷丁突骑”这支来自关宁军的精锐部队,其战斗力肯定远胜于闯军和清军。毕竟清军多年未能入关,李自成的战败与这支部队有很大关系。

  不幸的是,这个可以被称为北方人骄傲的“夷丁突骑”,但最终未能坚持抵抗清军入关的初衷,而是成为其进入中原的帮助。然而,士兵们服从命令是他们的责任,他们的铁蹄最终必须听从指挥官吴三桂的命令。

«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