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献帝曾经两次谋杀曹操 曹操为何没有对汉献帝下手

  对汉献帝和曹操非常感兴趣的朋友们,有趣的历史小边带来了详细的文章供您参考。汉献帝无法忍受羞辱,两次谋杀曹操,曹操为什么不反杀呢?

  东汉末年,世界一片混乱,最终导致英雄和军阀混战。在这个过程中,以杀君闻名的董卓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他杀死了汉灵帝和何太后的长子少帝刘辩,立陈留王刘协是汉献帝,使全世界都怀疑汉朝中央政权的合法性,这也为各行各业的诸侯讨伐董卓提供了法律依据。

  董卓废除少帝并最终杀死他的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少帝不听他的话,并秘密谋杀董卓。在当时的情况下,董卓果断地杀死了他的国王。事实上,对于那个时代来说,虽然威胁天子让诸侯在争夺世界的混战中占据时间,但当他控制的皇帝总是想杀死自己时,他永远不会等待死亡;

  曹魏衰弱时,少帝曹芳和大臣们秘密谋杀了司马一家。结果,他们被司马师兄弟抛弃了。继任的魏帝曹尚举兵直接去司马府杀人,被反杀。即使皇帝对权力和利润的斗争非常重要,一旦他达到这一步,他也必须杀死它,因为有很多替代者可以成为皇帝。杀死一个皇帝并不影响威胁皇帝命令诸侯。

  建安元年,曹操抓住了汉献帝,开始威胁天子命令诸侯,掌握了天下的时间。汉献帝曾两次秘密谋杀曹操:

  据《三国志·先主传》记载,建安五年正月,献帝的丈夫董承和刘备将杀死曹操。事情曝光后,曹操非常生气,杀死了董承,怀孕的董贵妃未能幸免,只有刘备机智地逃脱了。为了攻打刘备,曹操甚至不在乎袁绍军队背后的威胁。最后,他在下邳打败了刘备军队,抓住了刘备的妻子和孩子。建安十九年,献帝的伏皇后因被发现对此事不满,也被曹操杀害。

  董成等人杀曹操的原因是接受了汉献帝的“衣带圣旨”。虽然《三国志》认为衣带圣旨是董成伪造的,但对曹操来说,这显然不足以证明汉献帝的清白。只能说明曹操虽然火大,汉献帝已经计划杀了他,但他不想杀汉献帝。

  人们之所以选择斩草除根,是因为后患无穷。按理说,既然汉献帝能杀曹操一次,自然会杀第二次。果然,建安二十三年,汉献帝联合太医吉本、少府耿纪等人推翻曹操,带兵攻打徐都,攻打丞相府。此时此刻,曹操刚刚收复汉中,准备趁势攻打刘备,统一天下指日可待。然而,因为这件事发生在后面,他非常害怕,让夏侯渊守卫汉中,匆匆回到徐都。

  这一次,曹操的损失是巨大的。他不仅失去了赤壁战争后最好的统一机会,而且几乎被中原击败。蜀国谋士法正在判断曹操撤军的原因,一定是徐都发生了变化,所以他建议刘备攻打汉中(法正传)。结果,第二年夏侯元被刘备杀害。曹操失去了汉中被视为世界基础的地方,不得不西进。曹操封曹丕为魏王子,将国家大事交给曹丕,带兵前往长安与刘备对峙。

  然而,即使发生了这样的事情,曹操也从未杀死过汉献帝。即使曹丕废除了汉献帝,他也给了汉献帝封国,让他享受晚年。那么,既然汉献帝两次想杀曹操,曹操为什么不杀汉献帝呢?是不是真的像曹操在诗中称赞自己的那样——“周公吐天下归心”?

  显然,这是不可能的。曹操不杀汉献帝的本质是汉献帝不能杀。

  首先,董卓杀了少帝,他的结局很惨。司马师和司马昭虽然后来杀了曹尚,但当时中国还没有统一,曹魏的政权也不稳定,与汉朝不同。汉朝皇帝仍然有稳定世界人民心灵的作用。即使曹丕后来废除了汉献帝,他也不得不去拜光武帝刘秀的寺庙请求原谅。在《三国志》中,曹丕在位六年,每年都以日食为由改变国家法律,以缓解人们对汉朝的思念。

  其次,如果曹操杀了献帝,建立了另一个新皇帝,那么世界上的诸侯也可以建立一个姓刘的皇帝,甚至刘彪和刘备也可以立即独立。在《武帝纪》中,袁绍之所以没有迎接汉献帝,是因为董卓杀了少帝刘辩后,他想在幽州立牧刘虞为帝,但刘虞一直不同意。但袁绍一开始并不承认汉献帝,才给了曹操一个机会。如果曹操杀了汉献帝,袁绍等人自然不会错过机会。世界上所有的诸侯都可以找到一个姓刘的支持者。

  除此之外,刘备和刘彪都自称是刘邦的后代。此前,刘秀以平民皇族身份崛起,完成光武中兴的现实例子摆在我们面前。一位汉献帝死了。刘邦的后代当时至少有几万人,很可能有无数的皇帝出现。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发生,虽然汉献帝多次谋杀曹操,但曹操不得不报仇。

«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