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平西王吴三桂,清朝还封了哪些异姓王?

  没有一个朝廷愿意给异姓封王,即使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在战争时期,为了吸引异姓军阀,朝廷有时需要放一些血来封住异姓王。在清初,异姓王尤为明显。

  对于后金来说,明朝是一个庞然大物,仅仅依靠人数少的满族统治是远远不够的。最方便的方法是用汉族来奖励投降后金的明朝军事高管。

  清廷(含后金)封明最早将是异姓王,是名将祖大寿。祖大寿守大凌河城,后金军多次攻打。皇太极采取政治攻势劝降,条件是只要祖大寿投降,就封你为王,在你的王国里,你可以自杀。祖大寿的“王”是什么水平,可以和后金的著名贝勒并列,比如济尔哈朗、多尔根、多铎。可见,皇太极为了招降祖大寿而血本无归。但当时后金地盘并不大,还没有确定把哪块地皮划给祖大寿。此外,祖大寿诈降后戏弄皇太极,封异姓王的事情被搁置。

  后金越来越强大,投降后金的明朝将领越来越多。后金天聪七年(1633年),明将孔有德和耿仲明降后金。他们的水平不高,无法与祖大寿相比。皇太极特别重视他们,因为他们更早地率金投降,具有巨大的政治效应。

  怎样封赏?其实没有封爵,但要知道后金的贝勒什么都没有。在待遇水平上,孔有德、耿仲明和这些贝勒并列,皇太极说我给了他们同样多的东西。崇德元年(1636年),后金改国号为清,皇太极大封宗室。那些取得巨大成就的贝勒,包括孔、耿、孔有德,都被封为恭顺王,耿仲明被封为怀顺王,在孔、耿之后被封为智顺王。

  皇太极的举动有点像燕昭王千金买马骨,马骨可以放弃千金,更不用说真正的千里马了?皇太极封明朝为王,是为了瓦解明朝将军的抗清意志,这在政治上是非常聪明的。

  之后,当清朝劝说明朝的高级将领时,经常会提到孔有德等人封王。言下之意是,我们都封了这样的小官王。只要你投降,你的地位和孔有德比只高不低。

  客观来说,孔有德降清封王事件对明朝抗金意志的打击并不大。吴三桂降清是真正对明朝抗金意志的重大打击。

  吴三桂不同于孔有德的小虾。他的父亲吴翔是辽东总兵,祖大寿是他的叔叔。吴三桂本人在山海关担任总兵,战略地位很高。他被命名为平西伯,手里拿着一支重兵。但李自成摧毁了长城,迫使吴三桂剃了头发,换了衣服。吴三桂的降清有意识形态主动性,但摄政王多尔根的劝说起到了催化作用。多尔根说,只要你降下来,把你封为王,你就永远不会说话。

  清廷刚入关,关内人情不熟,需要吴三桂这样的大伽作为导游。因此,清廷对吴三桂极其尊敬。清廷封吴三桂为平西王。如果你看这个名字,水平会比“恭顺”高、“怀顺”、“智顺”要高得多。康熙元年(1662年),吴三桂逼死南明永历帝永由锤,因功封亲王。

  当时,吴三桂降清封王具有标杆意义。许多明朝将领看到吴三桂降清后获得了如此多的好处,动摇了抗清意志,这确实为清廷消灭各种反抗势力提供了便利。

  平西王吴三桂割据云南,平南王割据广东,靖南王耿忠忠(耿仲明的孙子)割据福建,被称为三藩。孔有德虽然没有设藩,但王号也从杂牌军的恭顺王升级为具有藩王性质的定南王。

  清廷入关近20年,清廷在中原的统治日益稳定。对清廷来说,他们不再需要通过封姓王来维持统治。三藩已成为清廷的心腹之患,康熙十二年(1673年),清廷认为三藩可以动手,下诏裁三藩。清廷看到了明朝大封藩王的缺点,采取了与明朝相反的宗室政策,只使他们具有较高的政治地位,没有实际的军事权力和治理权力。爱新觉罗的近室都是这样防范的,更别说外姓汉人了。吴三桂等人只是清廷借天下的工具,现在天下平定,自然不能让他们再形成实际的割据。

  除了三藩汉王(包括孔有德),清廷还封了一个汉姓异姓王,那就是孙可望。孙可望是大西皇帝张献忠的长子,堪称大西国王的王子。孙可望后来去了南明永历皇帝,实际上控制了永历小朝廷。孙可望的地位甚至比原来的吴三桂还要高。顺治14年(1657年),孙可望降清,为清廷消灭李定国部作出了巨大贡献,被命名为义王。

  这位义王显然没有封藩的性质。此外,李定国也没有大顺军对清廷的威胁。孙可望降清的意义不如吴三桂等人降清。他的义王没有实际意义,但结果比三藩好得多。孙可望死后,康熙七年(1666年),义王的头衔被降为慕义公,然后一次又一次地降落,最终消灭在漫长的历史河流中。

  太平天国起义后,清廷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不得不用汉人强者,但也咬紧牙关,再也不封外姓王了。

«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