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佛教的发展的特色是什么?发展的怎么样?

  五代佛教发展的特点是什么?发展如何?南北朝的差异很大。接下来,有趣的历史编辑将带来历史故事。如果你感兴趣,让我们看看!

  随着北方兵革的兴起,社会秩序受到严重破坏,国家对佛教实施了严格的限制政策;南方国家和平,社会相对稳定,皇帝热衷于护理教育。因此,佛教一方勉强维持,另一方继续发展,情况各不相同。

  简介

  在北方,从后梁到后汉,佛教大多是由唐代的旧规定造成的。他们还经常在诞节期间修行寺香、斋僧、僧道对论、送紫衣师号、度僧等事情,但僧尼的管理相对严格。管理机构为祠堂部(后梁),后设功德使(后唐)。度僧一直禁止私度。例如,梁龙德在元年(921)再次宣布,希望僧侣们进入北京师范大学竞赛经业。后唐和后晋也受到限制,禁止新建寺庙。


  然而,随着命令的放松,寺庙和尚仍然被洪水淹没,这直接影响了国家的税收和兵役。因此,在后周世宗显德两年(955)后,他毅然消灭了佛教。所有未经国家授予寺庙数量的寺庙基本上都被废除了,只有一两个被允许留在原来没有寺庙的地方。也禁止私人,僧侣必须通过严格的阅读测试。更禁止燃烧身体、炼指和其他令人眼花缭乱、伤害身体的行为。

  这一措施的结果是,中国一半以上的寺庙被废除了。由于废寺院还共同没收了所有保存在民间的铜佛,用于铸造资金,以丰富国民经济。这对佛教本身来说并不是一件坏事,澄清了所有的混乱现象,并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纠正。它的性质也不同于上一代的破佛措施,但北方佛教最初只维持,经过这种曲折,它更加衰落。

  在南方,吴越、南汉、闽国等各国分离的局面持续时间较长,一般和平,不相互侵犯。他们还在中国实施了一些有利于民生的改善政策,使经济发展和社会日益稳定。

  许多国家的皇帝都有强烈的宗教信仰。对于佛教寺庙的建设(如闽地在王氏统制时,增加了267座寺庙,然后改为吴越,27年增加了221座寺庙;到周显德初大废佛寺后,杭州寺庙仍有480座)、建塔(如闽王曦于永隆三年即941年在福州乌石山麓修建崇妙保圣塔,南汉王刘旭于大宝十年即967年在广州修建千佛塔,今均存。

  吴越王钱宏珠在后周显德的初效阿育王故事中铸造了8.4万座小铜塔,中纳印刷了《宝箱印陀罗尼经》的卷子,在国内颁布,十年后才完成。、造像(如闽王审知后唐同光三年即925年冶铜铁3万斤铸造释迦、弥勒等)、写经(如闽王室在后唐同光元年即923年写金银字藏经五藏等。)甚至度僧(如闽地初于后唐天成三年,即928年,则有2万名僧侣。自从闽僧日见增多,降到南唐以来,度僧仍然极度猖獗,金陵有成千上万的人),所以当时南方的佛教一直在发展。

«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