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600多年的“巨蛇”指的是什么?

  紫禁城600多年的“巨蛇”是什么意思?这条“巨蛇”不是生物学上的蛇,而是内金水河。从造型上看,内金水河是一条“巨蛇”。以下有趣的历史编辑将为您详细介绍。

  那么,这条“巨蛇”有什么未知的故事呢?一切都从朱迪600多年前建造的北京开始。今天的北京故宫博物院有一个非常响亮的名字,紫禁城。紫禁城建于明朝永乐18年(1420年)。虽然清朝已经修复,但明朝的整体建筑布局仍然保持不变。

  紫禁城这个名字很讲究,“紫”是紫微垣,天帝居所,是帝王之星;“禁”是一种测天工具,是国家的利器,寓意着至高无上的权力。紫禁城有两条河,分为内金水河和外金水河。流经天安门前的金水河是外金水河,流经午门后和太和门前的金水河是内金水河。


  午门是紫禁城的正门,也就是今天的北京故宫的正门。它位于紫禁城南北轴线的正南部,即子午线的中午。从北京故宫的平面图可以看出,“巨蛇”从西北角进来,从外西路蜿蜒前进,最后从东南角出去,正好经过午门和太和门。

  众所周知,紫禁城建筑以木材为主,木材最怕火,此时水显得极其重要。内金水河绵延2000多米,具有供水、排水、防火、美化宫殿的功能。内金水河水源于西郊的玉泉景观。据说中国五行中西属金,“金生丽水”,故名金水河。“神武门西沟引护城河流入宫内,沿西经武英殿前,在太和门前的金水桥下,从銮驾库东南出紫禁城,从文渊阁前回到三扇门。”

  内金水河作为紫禁城的内河,在排水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内金水河西北角东侧的南河帮上设置了一个控水闸,可以控制水位,在北京汛期关闭。很多人都有一个问题,为什么内金水河设计成弯曲的形状?

  这也是设计师精心设计的结果。根据明朝宦官刘若愚的《饮中志》,内金水河有这样一段记载:“这条河真的很可靠,不是为了鱼泳在藻类中游泳,也不是为了曲折而消耗材料。”这说明内金水河设计成弯曲形状的最大原因是让河水完全靠近流经的宫殿,有利于及时扑灭大火。

  紫禁城的整体布局是“后山面水”,后面的“山”是煤山(今景山公园),南面的“水”是指内金水河。同时,在内金水河的蒸发过程中,水蒸气可以缓解北方干燥气候对宫殿的不利影响,提高生活在紫禁城的舒适度。如今,内金水河仍在发挥作用。

«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