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对后世的影响有多大呢?

  虽然安史之乱只有八年,但它经历了三个朝代。从唐玄宗、唐肃宗到唐朝宗,它几乎对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唐朝产生了灾难性的影响,成为唐朝从繁荣到衰落的转折点。唐朝的活力受到了极大的伤害。然而,历史上罕见的大动乱给唐朝带来的灾难有多严重?恐怕后人难以想象。让我们综合回顾一下。当时安史之乱对中国的危害大致如下:

  一是唐朝人口大量丧失,国力锐减。《旧唐书》记载:“宫殿焚烧,十不存一,百曹荒废,曾无尺椽。井邑榛荆,豺狼所号,不满千户。既缺军储,又鲜人力。东至郑、汴,达于徐方,北自秦怀,经相土,为人烟断绝,千里萧条”。历史上罕见的灾难几乎使中国整个黄河中下游地区成为唐朝的核心地区,包括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山东甚至安徽。

  大诗人杜甫在他的诗《无家别》中这样描述(这首诗长达32句):“孤独的天宝之后,花园但蒿藜。我有100多个家庭,世界上一切都很混乱。存者没有消息,死者是尘土。婊子因为失败而回来寻找旧的方式。久行见空巷,日瘦气惨,却对狐狸和狐狸大发雷霆。邻居,一两个老寡妇……”,可见当时的情况是多么的萧条。

  据有关资料记载,安史之乱未结束的公元760年,全国各州报告的户籍为293174户,人口约1600万。与安史之乱前玄宗天宝13年(754年)各州报告的5200万人口相比,当时6年人口损失3600万!超过三分之二!可见这场战争有多恐怖。除了战场上的直接死亡外,由于多年的战争和农业生产,物资短缺,使人们流离失所。饥荒、疾病和其他自然灾害也大大提高了死亡率。在古代,人口的大量丧失象征着或直接导致国力的急剧下降。

  二是社会陷入混乱,藩镇割据更加严重,唐政府难以控制。安史之乱严重打击了唐朝封建中央集权,为地方分离创造了条件,使唐朝分裂,自盛而衰。叛乱后,安史余党自然形成了河朔地区的藩镇分离。当时,当史思明的儿子史朝义从叶城败退时,朝廷派铁勒将领仆固怀恩追击。仆固怀恩故意保存安史老部的力量,让他们继续控制河北,让安史老将田承思、张忠志、李怀仙等都领节度使职。因此,他们自然控制了“河北三镇”;此后,河南、山东等其他地区也被李灵曜、李希烈等割据控制,后来唐朝中央为了平定割据势力精疲力竭,还没有摆脱地方“尾大不掉”的局面。

  第三,战争造成了社会矛盾的尖锐化,使得农民起义(或暴动)频繁发生。战后,由于人口大幅下降,当然,劳动力严重短缺、农业生产萧条和严重倒退;另一方面,统治阶级的“消费能力”不会显著降低,皇室贵族应该挥霍,生活仍然奢侈,所以朝廷不会减少地方税。安史之乱后,国家户口大幅减少。历史上,陕西潼关与河南虎牢关之间只有几百英里内的“千余名编户”;从天宝时的万余户,河南邓州的方城县突然下降到200多户。然而,唐朝政府将苛捐杂税等负担强加给有户籍的农民。

  这自然给广大人民带来了更深的痛苦,导致了阶级矛盾的加剧,最终迫使农民起床反抗,形成了唐中叶后农民起义(或叛乱)的产生。唐代宗一朝,全国各地都有叛乱,其中包括宝应元年(公元762年)浙东袁超乱、同年浙西清乱、同期苏常张度乱、舒州杨昭乱、永泰时期(公元765年)泰州乱等。虽然这些叛乱都被镇压了,但它们削弱了唐朝的力量。

  第四,安史之乱造成了唐朝边疆的隐患。经过安史之乱,唐朝也失去了对周边地区小藩国(少数民族政权)的控制。安禄山乱兵,唐朝将陇右、河西、朔方的重兵全部派往内地,造成边防空虚。西方吐蕃人趁机进入陇右、河西走廊等地;几十年后,约公元790年,唐朝失去了西域安西北庭。从此,唐朝内忧外患,更加岌岌可危。

  简而言之,一场安史之乱使曾经辉煌的唐朝陷入了许多困境。唐朝成立于289年,从618年开始到763年结束,经历了145年;然后到907年,唐朝被摧毁了144年,几乎是一半。那么,既然唐朝在这场战争中受到了严重的伤害,为什么它仍然陷入内外交困境呢? 144年又持续了一半的“寿命”?这道科考题给出答案。

  当然,原因有很多,比如俗话说的“瘦骆驼比马大”,但主要原因是唐代上层权力机构的运作,因为上梁不正确,下梁弯曲。如果上层不好,整个国家就会陷入混乱,没有出路。具体来说,是朝廷,唐中央政府的规划建设是如何努力治理的。这里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措施,就是如何用人才重建一个满目疮痍的国家。具体来说,朝廷是如何选拔人才的。

  众所周知,唐代选拔人才的主要机制是科举制度。虽然科举制度在历史上有很大的局限性,受到后人的广泛批评,如“八股文”,但它无疑是当时最合理、最先进的人才选拔机制。为什么?这可以从科学考试的主题中看出。

  事实上,古代科举考试不是一篇“八股文章”可以概括的。既然它可以在中国存在1300年,它就不是一无是处,而是一个虚假的名字。在古代科举考试命题中,最重要的是“时间政策”,即调查一个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当苏东坡参加科学考试时,欧阳修欣赏了一篇关于“忠诚刑事奖励理论”的策略,因此当时出名了。

  唐代科举考试中的策略也很重要。比如唐代著名诗人元祯,参加科举考试写的策略论文很有水平。在《全唐文》中,收录了元祯参加制科考试的试题和他的“应试作文”。

  当时科考的题目是这样的(题目内容多,这里节选一段)——

  问:我看古王,受命君人,兢兢业业...中国光宅四海,年将200,十圣宏化..自祸阶漏坏,兵宿中原,生人昏昏欲睡,大部分时间都耗尽了。农战非古,衣食罕储,念兹疲流氓,未遂富裕。督耕之业,人无恋本心;君辩之科,下有重敛之困。怎样才能复其盛?用什么方法可以济其难?过去的损失,谁应该惩罚?未来的危险,何必当戒?……

  这个话题的大意是,我的唐朝已经建立了近200年,国力繁荣,举世闻名;然而,自安史之乱以来,中原战争不断,人民逃离,民生痛苦,国库空虚,国力衰落。目前,国家应该如何应对极端困境?政府要求人民务农,但大家都很害怕,不安心住在家乡生产;政府想增加商业税,人们说税 赋予过重,难以忍受,对朝廷充满怨言。(各位考生,各位举子)你有什么好办法重振大唐雄风?大唐有什么建议可以摆脱当前的困境?过去国家(朝廷或政府)犯了哪些错误,应该如何纠正?以后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看看这篇命题作文,是不是很标准?恐怕不能用“八股文”来概括吧?这是朝廷向全国各地的士子,向全国各地的有志之士寻求治国良策的渠道!你对国家和人民没有任何抱负,对世界形势没有任何了解,对公众没有任何怜悯,或者说白了,没有任何真正的天赋和学习,只会背诵“床前的月光”等小诗,只会背诵“儿子说,学习和学习”等经文。你怎么能很好地回答这篇论文呢?如何获得状元?

  可以说,如果你能很好地回答这份试卷,你可能是一个为国家分担忧虑甚至为国家做出贡献的人才。当时元祯是怎么回答试卷的?

  河南洛阳人元祯(779-831)字微之。早年家境贫寒,但胸怀大志,饱读诗书,愿为国家分忧。他于公元793年(唐德宗贞元九年)举明经科,公元803年(贞元十九年)举书判拔科。他参加科举考试也很成功。作为唐代著名的诗人(曾同白居易同名,被称为“元白”),他也因科举考试成为了朝廷的重要大臣,曾担任过皇家历史监督等职务,甚至成为了中国书门下的平章,官员甚至宰相(唐穆宗时)。

  元祯的答卷洒了两三千字,不仅文采飞扬,而且颇有见地,这里略有选数 为读者提供句子:

  臣闻复济谨慎,虽危必乐,理安匿肆,顺必忧...臣闻理国之本,富之为先;富人之方,劝农为大。三代以耕借率天下,汉朝以孝配力田,都劝之道。...农耕的难度也像对方一样,日复一日的劝说,往往有无所事事的人;懒惰的逃避也是如此,日复一日的禁止往往会有无尽的人...但陛下注重守护书法家的官员,以田真为最,地荒榛子离散为殿堂,即耕种可劝,困倦可苏。士兵不能走,人不能走,人不能走,农不能说服,农不能说服国用虚,这样就兴旺了。但盐曲之税,山泽之利,法用其要,不在君其科。理不得其吏,犹不明其法。明其法,得其要,上无刻之举,下无重敛之困...

  我不知道当时元祯的答卷得了多少分。既然这篇文章能流传下来,那应该是高分试卷,或者皇帝更满意。无论如何,元祯的答卷都很有才华,对朝政治理世界有很好的看法。比如他坚持“理国之本,富之第一;富人之方,劝农为大”;还建议朝廷赋税要合理合法,执法要明确,要适当,要严格等等,这些都是很高的认识。朝廷有这样的人才可用,何愁天下不治?

  总之,安史之乱后,唐朝虽然精力充沛,满目疮痍,但并没有堕落,而是想尽一切办法恢复过去的繁荣。唐朝又持续了144年,不容易。当年的一道科考题已经给出了答案。

«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