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35岁艰难困苦,43岁悲剧悲死,58岁异乡殒命!

杜甫,唐代大诗人,才华横溢,义愤填膺。他35岁时,经历了艰难困苦的岁月,但却始终坚守着对诗歌的热爱和追求。然而,43岁那年,悲剧降临,他痛失子嗣,心灰意冷。58岁时,异乡中,他殒命于途中。生命的沧桑变化,让人唏嘘不已。杜甫的一生,充满了波澜壮阔的诗意,给后人留下了永恒的文学遗产。

说到中国文学史上古典诗歌的两座高峰,一座是李白的话,那另一座就非杜甫莫属了,一个被尊称为“诗仙”,一个被尊称为“诗圣”。

在我们的印象中,似乎李白如同他的诗句一般,豪放洒脱,俊逸潇洒,如九天仙人一般,总是谈笑风生,仰天大笑。

而杜甫则与之截然不同,沟壑密布的沧桑面容,似乎总是呜咽,悲凉,如同他的诗句一般,沉郁顿挫,忧国忧民,就像是一个被现实压弯了腰的老头。

然而,事实是,其实杜甫比李白还要小11岁,他也曾是裘马轻狂的少年郎啊。

杜甫:35岁艰难困苦,43岁悲剧悲死,58岁异乡殒命!

他青年时期在《望月》中写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而中老年时期又在《旅夜书怀》中写到:“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从当初无畏,敢攀高峰,俯视一切的雄心气概,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到漂泊无依,颠沛流离,一字一句,尽显愁苦和心酸。

小时候不懂,他字里行间的言外之意,年纪越大,经历越多,才越能理解杜甫的可贵和艰难。

今天就给大家讲一讲杜甫,远比你们想象的更加真实的人生。

——1——

杜甫出身是很好的,出生于官宦世家,祖籍河南巩县,他的先祖是魏晋名将杜预,祖父杜审言也是初唐时期的大诗人。

其父杜闲也曾任兖州司马,母亲则出自望族世家,清河崔氏。

可以说,年幼的杜甫在一出生就手持王炸,赢在起跑线上。

可会投胎的杜甫也抵不过命运的捉弄,他两岁那年,其母崔氏就因病辞世了,其父不久后又另娶妾室。

常言道:“没妈的孩子像根草”,这话一点也不假,后娘对他一点也不疼爱,甚至经常嫌弃,而父亲又因为公事不常在家,对此也不太过问。

年幼的杜甫觉得自己在家中似乎是个“多余”的存在,缺乏关爱的他,性格也变得尤为敏感。

姑姑见到这样的情景,十分心疼,他无法想象让杜甫和后娘一起生活,杜甫会变成什么样子。

害怕侄子受苦的姑姑,一番考虑后,将丧母的杜甫接到了洛阳家里抚养。

杜甫虽然寄居姑姑家,但姑姑对他的疼爱远比在自家要多,甚至超越了亲生儿子,这也弥补了杜甫年幼丧母的遗憾。

杜甫曾在给姑姑的墓志铭《唐故万年县君京兆杜氏墓碑》里,讲述过姑姑对自己的“好”。

因此,对于杜甫来说,姑姑就是他一生感恩戴德的人,姑姑去世后,他不仅亲手撰写墓志铭,还以儿子的名义为姑姑守孝三年。

姑姑的这份爱他无以回报,长大后,他只能将这份恩情埋于心间,但他每念及姑姑,心里都满是愧疚。

他始终认为如果当初不是自己,姑姑的儿子不会去世,自己的命是姑姑儿子以命相换的

不过,虽然在成长上除了姑姑的关爱,他自身原生家庭给的关爱十分匮乏。

但毕竟家庭条件还算优渥,一方面他从小就可以博览群书,再加上自身自幼好学,七岁那年就能开口吟诗。

另一方面,也可以支持他四处游览,增长见识,5岁时就看开元盛世时的唐宫有名舞人公孙大娘舞剑。

14岁时,他曾有幸听“唐代乐圣”李龟年演唱,15岁时,爬树打枣,嬉笑打闹,20岁时四处游乐,在江浙一带溜达了好几年,可谓裘马轻狂。

这就是杜甫的年少时期,虽然也有缺失母爱的遗憾,但有姑姑的宠爱包容,家庭背景的支撑,更多的是年少轻狂,意气风发,昂扬肆意,不恐人生疾苦。

——2 ——

736年,杜甫24岁之时,也许是觉得这样一直玩儿下去不太好,于是,去参加了科举考试,却不幸落榜。关于落榜的缘由,杜甫自己在诗里归结为:“诗文不合主试考试郎脾胃”。

不过,在那个“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年代,一次不中也再正常不过了,杜甫虽然有些难过,但也没将此事太放在心上。

当时,他的父亲在兖州为司马,于是,科举失利的他为了去看望父亲,顺便当散散心,挥一挥衣袖,他又赶往山东去看望父亲了,之后又与友人开启了二次漫游。

也是在此期间,具有满身青年壮志豪情的杜甫在游览齐鲁大地之时,写下了那首流传千古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千古绝句。

直到就这样玩到30岁的时候,杜甫发现自己鬓角有了些许白发,他才意识到,自己不能一直这样孤单一人,也该将人生大事落到实处了。

于是,在这一年,他迎娶了当时的司农少卿之女,19岁的杨氏为妻。

杨氏虽然其貌不扬,但贤惠善良,婚后,刚开始两人也算是令人艳羡的恩爱夫妻,琴瑟和鸣,情爱弥坚。

但幸福的时光总是短暂,没过几年,公公杜闲不幸离世,这样一来,杜家的经济来源便断了,压力便落在了杜甫身上。

父亲的离世,也让杜甫意识到自己该是时候努力了。

——3——

待他幡然醒悟之时,这一年他35岁,心有不甘的他又再次到长安参加了科举考试,可这次不幸的是,他又落榜了。

要说头一次落榜,他还能从容面对,而这次不免有些难以接受,他开始感慨自己的怀才不遇。

而他落榜的缘由,我想这也是当初他怎么也难以想通的,当时jian臣李林甫妒才,竟操弄考试,使的无一人中选。

而杜甫的再次落榜,也是他此后半生潦倒的开端,也为他和妻子长期性分居拉开了序幕。

此后,杜甫为了生活的压力,以及自己的理想抱负,他困局长安近十年,这十年间,他为了谋得一官半职,不得不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投靠权贵,也就是走举荐的路子。

可世事难料的是,无论他怎么奔走拜谒,历经心酸,卖药都市,寄食友朋,终未得人赏识。

但好在妻子是他仅有的慰籍,而这期间,妻子一直独留家中,照顾老小,在那暗淡的时光,能支持杜甫走下去的,正是那个他一直处于贫困的妻子杨氏。

每次,杜甫失意时,心中的苦闷无人诉说时,杨氏都会静静听他倾诉,以分担他的忧愁。

——4——

751年,唐玄宗举办祭祀太清宫、太庙和天地的三大盛典,杜甫在前一年写的《三大礼赋》,得到玄宗的赏识,他被待选等待分配。

杜甫的这次机遇难得,多年的等待终于有了这次难得的机会,可遗憾的是,主试官依旧是李林甫。

因此,仕途再次受阻,他坐等右等也没等来分配的官位,倒白白耽搁了几年时光。

直到755年,在他看不到希望,内心十分绝望之时,尚书左丞韦济举荐他做河西县尉。但这个职位也不值一提,就是一个八品小官,况且还是专门压榨老百姓的。

杜甫自然不愿,后来朝廷才授予他兵曹参军一职,简单说就是看管兵器库的。

而这时他已经43岁了,已经没有了年少时的意气风发,被现实折磨的眼中的光也渐渐褪去,身上英气内敛,也变得越来越沉稳。

虽然这个小官,还不足以让他养活一家人,但多年的辛苦,总算还是有了一点小小收获,他欲将这一消息告知家人。

可待他回到家乡,才发现,他们的小儿子已经被活活饿死了。

悲痛欲绝的他写下了那首《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入门闻号啕,幼子饿已卒。吾宁舍一哀,里巷亦呜咽。所愧为人父,无食致夭折”。

自此,他的诗歌走上了一条充满荆棘坎坷之路。同样是这一年的冬天,安史之乱爆发,玄宗出逃,肃宗即位于灵武。

杜甫带着妻儿四处漂泊,颠沛流离,因不愿妻儿跟着自己受苦。杜甫决定放手一搏,他将杨氏和孩子们托付给好友,然后自己去找新继位的唐肃宗了。

不料在路上,他被叛军抓获。在狱中,十分思念妻儿的他含泪写下了那首《月夜》。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等到他终于逃出生天之后,回望长安,被释放后,杜甫迎来了人生又一机遇:他被唐肃宗封为了左拾遗,这个职位依旧是个八品官。

可没多久,杜甫就因为替一个受冤的大臣说了公道话,而又被唐肃宗打发回家了。

杜甫回到家的那天,妻子杨氏抱着他哭了一宿,她哭并不是因为丈夫丢了官,而是因为过去的这些时光,她一直以为丈夫被叛军杀害了。

杜甫和妻儿再度团聚,无限感慨,写下了那首千古名篇《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魂欲不胜簪。

而看到妻子和七个孩子个个面黄肌瘦,他此时才意识到:将他们托付给好友,让他们过寄人篱下的生活,是多么的不明智。

后来,杜甫不愿再和妻儿分居了,他们各地辗转奔波,安史之乱尚未平息,他从化州跑到洛阳,也是在这一路上写下了有名的三吏三别。

随后因为厌恶朝廷的黑暗,愤然辞官南下成都,并且在好友高适的帮助之下,搭建了浣花溪草堂,也就是我们今天熟知的杜甫草堂。

饥寒交迫,居无定所之时,甚至以往他为官时有些所谓的好友,现在看他落魄,也陆续断绝了来往,年纪尚小的孩子在他怀里撒娇个不停,嚷嚷着想要吃好吃的。

此时的杜甫50岁有余,看着眼前的光景,不知道是否曾经在一瞬间对人生的坚持和选择有过后悔。

百感交集之时,他写下的那一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5——

765年演武病逝,于是他带着家人离开成都,辗转乐山、宜宾、重庆各地,后来投奔夔州都督,连续的奔波导致他的病痛缠身,身体每况愈下。

在夔州期间,他写下了被称为七律之冠的《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青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wan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亭浊酒杯。

小时候不懂,长大之后才明白,这诗可谓字字泣血。

这样的登高,恍惚间想起了那个望月的少年,只为了看到这山顶的风景,却独尝这一路的颠簸和寥落。

曾经梦想无际,星空云海缥缈,世间壮阔胸怀,从此素心叶寐,南墙可撞,四海可游,胡须千丈,老发斑白,少年一眼成衰翁。

或许故事从开始,他就看到了结局。

770年,杜甫坐船前往岳阳,在梦里,他看到了父母妻儿围在身边,所有人生匆匆过客悉数登场。

公孙大娘起手舞剑,李龟年登台高歌,魏八出世,高适大笑着对他嘘寒问暖。江川变换,往日走马,梦外是他的一生苦海,梦里是他的炽热山河。

终究,他没能从梦里醒来,从成都前往湘江汨罗的路上,杜甫离世,享年58岁。

而杜甫离世后,杨氏终夜垂泪,因操劳过度加上太过思念丈夫抑郁成疾,杨氏在杜甫死后不久也随他而去了。

他这一生,前半生狂放不羁,后半生在乱世中颠沛流离,壮志未酬,即使满腹才华,终未能得朝廷重用,却始终忧国忧民,诗词写尽了悲欢离合。

@四月文史阁​

听完他的故事,越是深入了解他,我也越是明白,为什么人们崇拜李白这样的天才,却总会在杜甫身上找到共鸣,我想这就是原因吧!

虽然他同样才华横溢,但不是仙人,也曾追逐过诗和远方,但生活终究是柴米油盐,这些都将他拉回了现实,一切都由不得他飘飘欲仙,一切都要求他定要脚踏实地。

而固然诗和远方让人向往,但浪漫是超越现实的,人们或许喜欢浪漫,可终究要活在现实之中。浪漫诗意只是生活的点缀,就像杨绛先生说的:岁月静好是片刻,一地鸡毛是日常。

[比心][比心]各位看官,为了您能更好的互动体验,及时看到更多内容,麻烦点个“关注”,您的关注是我继续创作的动力,下期故事更精彩![比心][比心]

#精品长文创作季#

«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