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赠予河北大臣一双金筷子,却不敢用以吃饭

唐玄宗赠予河北大臣一双金筷子,却不敢用以吃饭。这件看似寻常的礼物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礼节意义,体现了唐代尊卑之道和宫廷礼仪之规矩。这双金筷子的故事,反映了古代贵族阶层对于礼仪规范的细致遵守和尊重,传达着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礼贤下士”、“以礼相待”的价值观念。

邢台南和区阎里乡的宋台村,是一个有着5000人的大村,这个村以张姓、刘姓为主,以宠物食品为主要产业。宋台村是唐朝名臣宋璟的故里。宋璟曾位列“三台”(唐朝的中央行政机构),“三台”的台字加上宋璟的姓氏,就有了宋台村的地名。

盛唐时代,宋璟、姚崇辅佐唐玄宗李隆基,开创了开元盛世。今天宋台村的街道上,还有“宋璟故里”的金字牌楼,街上的文化墙,再现了这位名臣刚直不阿、勤于政事的故事篇章。

唐玄宗赠予河北大臣一双金筷子,却不敢用以吃饭宋璟曾两次当丞相

宋璟是南和(今河北省邢台市南和区)人,他17岁进士及第,早年因一篇《梅花赋》得到了丞相苏味道的赞赏。除了文章写得好,宋璟当地方官时,还实心为百姓办好事,赢得了“有脚阳春”的美誉,意思是,他走到哪里,就如同春风拂煦一般,让大家心里温暖。

宋璟为人刚直,多次得罪人,还曾经被贬。

武则天执政时,宋璟不肯和张易之、张宗昌兄弟同流合污,这哥俩是武则天的宠臣,俩人冲女皇说坏话,宋璟和他们结怨。武则天倒台,唐中宗李显重新继位,宋璟不肯依附权臣武三思,再度被贬。这次,他来到了贝州(今山东河北交界地)当刺史(近似于市长)。

唐睿宗李旦继位后,宋璟第一次当丞相,上位后,他大刀阔斧改革时弊,不顾太平公主的反对,罢黜了数千位昏庸官员。对方后台硬,宋璟正面刚,他不仅不收手,还奏议让她去东都洛阳居住,防止她叛乱。

没多久,宋璟被贬为楚州(在今江苏省)刺史。

宋璟的政治生涯和朝局变幻密切相关,一直到了唐玄宗李隆基掌权后,他才迎来了政治生涯的巅峰。公元716年,他从南方奉调回京,担任刑部尚书。不久,名臣姚崇去职,宋璟再度为相。

宋璟两次为相,为期四年,他任人唯贤,改革弊政,不徇私情,开元前期政治清明,他为开创开元盛世做出了贡献。李隆基对宋璟非常尊重,不仅采纳他的建议,还破格赐给他了一副金筷子。

按照唐制,只有皇帝才有用金筷子的资格,接到赏赐的宋璟进退两难。玄宗的一句话给他解了围:“这不是给你赏赐,而是表彰你像筷子一样耿直刚正。”宋璟跪谢皇帝,把筷子供奉在相府里,从没使用过。

宋璟因得罪权贵而下台

唐朝政策规定,每年地方官定期来京述职,向皇帝、丞相汇报工作,一批官员趁机贿赂,给大官送钱送礼物。宋敬对此很不满,他面奏皇帝,强令官员退回一切礼品,这让京城大臣很不满意。

唐玄宗时,金融秩序混乱,民间私自铸币,品质低劣的铜钱和官方发行的钱都能流通,一些不法商人赚得盆满钵满。宋璟看到后忧心忡忡,下令一刀切严禁民间铸币,这断绝了一批人的财路。

两件事情打击面太大,触犯了权贵的利益,在内外压力下,宋璟主动请示退休并得到了允许。不过,皇帝依然特许他享有足额工资,下令赐给他绢五百匹以示奖励。

唐玄宗开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11月,一代名相宋璟在洛阳宅邸去世,享年75岁。皇帝下令,追赠他太尉官衔,赠谥“文贞”,他的葬礼开支由官府承担。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唐纪(十三)》中评价说,姚崇、宋璟虽然执政方式不同,但都专心辅佐皇帝,使得天下赋税负担小,百姓日子过得不错,唐代贤相,前期称赞的是房玄龄、杜如晦,后期要属姚崇、宋璟,他人是没法比的。

宋璟卸任后,唐玄宗风格大变,他宠信小人,闭目塞听,最终酿成了“安史之乱”。皇帝从长安狼狈出逃时,曾遇到民间长者拦车。老人情词恳切地说:“宋璟执政时,敢于直言,天下赖以太平,后来陛下喜欢阿谀奉承的大臣,不知百姓疾苦,才有了今天的变故。”这话是对皇帝的批评,也展现了群众对宋璟的怀念。

去世后葬于沙河祖坟

作为邢台名人,宋璟也在家乡留下了印迹。

宋璟是南和人,今天的邢台南和区宋台村就是他的老家。资料记录,宋台村原名五里庄,因距(南和)城五公里而得名,后世为了纪念宋璟而改称为宋台村。因宋璟曾“位列三台”,加上他的姓氏,就有了今天的宋台村。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将中书省(东台)、门下省(西台)和尚书省(中台)并称为“三台”,“位列三台”是说大臣曾身居相位,是曾在这三个机构任职的高级文官。

宋台村的宋璟文史馆

家乡在南和,但是宋璟的墓却在沙河县(今沙河市)东户村,这个村子在宋台村以西大概30公里的位置。宋璟去世后葬于沙河的宋氏先祖墓。宋璟下葬后,神道碑却一直空缺。

宋璟的儿子宋浑曾想让唐玄宗撰写碑文,但不久后,宋浑被贬,这件事暂时搁置。到了孙辈的宋俨这一代,他曾想让书法家颜真卿撰文,不巧遇到安史之乱,只能无限期推迟。一直到了唐代宗大历五年(公元770年)12月,在内外环境安定的情况下,颜真卿才遂宋家人的愿望,撰写了碑文。

后来,颜真卿考虑到原碑文有所疏漏,就又增补了碑文。新写的碑文再刻上去时,已经是公元779年,此时距离宋璟去世已过去42年。

撰写碑文时,颜真卿年逾古稀,正是作品成熟的年纪。著名书法家为名臣树碑,加上故事一波三折,更增加了传奇性。

道光二十五年(公元1845年),时任沙河知县选定了“沙河八景”,其中之一就是描述宋璟墓风景的“宋墓烟树”。2020年时,东户村划归到邢台市信都区,沙河市就在城区的梅花公园中重建了一通宋璟碑。

宋台村因宋璟而得名

作为名臣宋璟的故里,邢台南和区宋台村也在积极利用这一文化资源,打造属于自己的文化品牌。宋台村在2016年建设了宋璟文史馆。文史馆中,既有关于宋璟的图书、图片,也有广场上建设的梅花亭(因《梅花赋》得名)。

宋璟是廉政官员的代表,文史馆就成了宣传廉政教育的场所,展板上一句句朗朗上口的廉政格言发人深省。

此外,文史馆内还保留有近些年出土的珍贵石碑。2009年时,宋台村村民在整理老房地基时,挖出了五块嘉庆四年(公元1799年)刻立的石碑,其中的碑文清晰记录到:“宋台,宋文公故里,位居三台,因名三台,宋台之名有由来矣。”这也可以看作宋台村是宋璟故里的证据。

除了丰富的历史人文资源外,宋台村还有得天独厚的交通优势,村子紧邻高速公路,距离南和城区也只有5公里,村里利用本区特色的宠物粮和特色花卉产业,大力发展经济,取得了不错的成效。

经过多年的建设,宋台村荣获了“国家级森林乡村”“全国文明村”等诸多荣誉称号。阎里乡主管宣传的副乡长解领说:“我们的下一步目标是谋划建设宋璟文化园,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让宋璟文化的金字招牌在今天继续闪光。”

■文/本报记者寇拴民 实习记者郭会哲

■供图/邢台南和区阎里乡宋台村

«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