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皇帝如何防止理发师图谋不轨 皇帝是怎么防止理发师图谋不轨

众所周知,在古代时期的皇帝,在他身边是不能够存在一些代利器的人,即便是当时的护卫也要在远远的地方保护皇帝,而这也是怕皇帝被刺客给刺杀,但是呢,在古代却有这样子的一个职业不用受这些约束,而这个职业就是理发师,他们不仅可以在皇帝身边用刀,还能在皇帝的脑袋上用刀。那么古代皇帝如何防止理发师图谋不轨?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皇帝是怎么防止理发师图谋不轨的详细解答。

清朝的剃头匠

自古以来都流传着“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说法,意思是身上的一切都是父母给的,而这句话的下一句,则是“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在古人看来,爱护头发皮肤以及身上的所有部位,就是孝道的一种表现,所以古人几乎不剪头发变换发型,视头发如性命一样宝贵。

这样流传几千年的传统,却在清朝一次“发型革命”中被打破,所有的男人都被迫剃成了阴阳头,前面光秃秃后面留辫子。

于是,大街小巷都是剃头匠强迫人剃头,若是不剃就要掉脑袋,而剃头匠就是这种清朝满族发型所衍生的一个新职业。

为了保持这种发型,男人们隔几天就要剃头,不然新头发长出来不仅奇怪,还要引来杀身之祸。

这次的“发型革命”让走街串巷的剃头匠赚得盆满钵满,老百姓不禁想,在皇宫里给皇室贵族剃头的岂不是赚翻了天。

这种天真的想法若是让宫中的剃头匠知道恐怕要直呼冤枉,因为他们不仅没赚翻还要小心着自己人头落地。

皇帝的头不似寻常百姓,搓扁捏圆想怎么来就怎么来。

在宫内给皇帝剃头,除了剃刀,浑身上下,哪都不能碰到皇帝,光这一点就把难度系数提高了一大截。

剃头要讲究时间

清朝是皇帝对头发最讲究的一个朝代,规矩繁琐,毫不严重地说那些剃头匠给皇上剃一次头和一位医生做一场手术一样累。

由于头发的生长速度,皇帝每月要剃头三次保证额头整洁,这三次剃头的时间很有讲究。

三个日子都是单数日,初一、十一、二十一,在古人看来单为阳双为阴,就像日为阳,月为阴,男为阳女为阴,世间万物都分阴阳。

并且与如今双数吉利不同,古人认为单数更吉利。

皇帝贵为天子,又是天龙化身自然要选取这样的单数日子并且是第一天来剃头,更彰显神威,也更吉利。

剃头的日期规定后,剃头的时辰也同样要做个规定。

就像婚丧嫁娶要讲究日子也要讲究时辰。天子的头发贵如金,如今要被剃落,自然也得有一个吉祥时辰来迎接这一时刻,不仅可以讨个好兆头,也更符合皇帝身份。

皇帝剃头的时辰并不是有准确的时间,而是当一切准备就绪后,等着那一时机到来,也就是太阳升起到东南方位那一刻,一丝一毫都差不得。

风水中讲东南代表龙,也是掌管财富的一个方位,是不容忽视的一个角,所以天子贵为龙裔,选择这个东南就更合适不过了。

除此之外,太阳东升还有旭日东升的寓意,代表着国运昌盛冉冉高升。

日期和时间选定后,就要选择给皇帝剃头的人了,选什么人怎么选是关乎皇帝性命的事。

剃冬瓜的头

既然要给皇帝剃头,就要防止有心怀不轨的人,因为这是唯一一份可以拿着刀接近皇帝身的工作。

若是被乱臣贼子钻了空子,后果不堪设想,所以选人需要格外重视。

剃头匠首选家世干净知根知底的人,像是剃头等杂流多是选用民间出身卑微的人,还有的是自幼进宫做太监后拜师学艺。

他们大多是老实本分的平民,没有复杂的社会背景也就没有风险,在这其中选人最为合适。

待一切敲定后,被选上的剃头匠需勤加练习,保证技艺纯熟,在剃头日到来前都不能松懈。

他们为了手术不论冬寒夏暑都要做训练。

在《宫女往谈记》中有过记载,这些剃头匠春夏就用自己的胳膊做练习,通过剃掉上边的汗毛来模仿剃头。

胳膊长年累月与剃刀摩擦,最后便不再生汗毛,皮肤也变得无比粗糙,这就代表剃头匠练习的程度如何。

到了冬天,他们就用冬瓜做练习,刚摘下的冬瓜上有一层细小的绒毛。

剃头匠要用剃刀在凹凸不平的冬瓜上将它们剃下,并保证不损伤冬瓜的表皮。

这一套训练下来,这些剃头匠的剃头功夫可以说是出神入化,与宫外的剃头匠相比不知厉害多少倍。

可即使技术炉火纯青,这些剃头匠还是免不了紧张,毕竟胳膊和冬瓜再难剃,也无法与皇帝的头作比。

皇帝是一国之君身份无比尊贵,若是有闪失给皇上刮了个小口子,那剃头匠的脖子上可就要有一个碗大的口子了。

在这样的心理压力下想做好自己的工作,需要极大的定力。

为皇帝剃头

到了这个剃头日子,剃头匠一大早天还没亮就要起床梳洗保证自身洁净,接着要等待专人来传唤。

到了地方后,剃头匠要脱掉衣服接受检查,检查后,再换上为皇帝剃头而准备的特制衣服。

这种衣服与平日宽袖衣服不同,袖口到胳膊被制成了窄袖,袖子紧贴胳膊不会滑落。

这样就能防止袖口碰到皇帝的头,也使剃头匠在工作时更轻便。

一切准备好后,剃头匠被带到宫殿外边候着,等待殿内皇帝擦脸洗头后才能进去。

在民间,擦脸洗头的工作都是由剃头匠一并负责,但在宫内不同,这些都是宫女们的任务。

皇帝这边就绪后,剃头匠再入内,先跪趴在地上向皇帝请安,然后向侍卫请剃刀。

这剃刀是宫内的工匠专门打造,做工讲究磨得锋利,还配有有一雕花木盒装着。

盒子是上等材料价值不菲,在刀上面还覆盖一块带有刺绣的明黄布套,象征着是皇帝专用。

剃刀先前都是由太监保管安放,剃头匠除了给皇帝剃头以外,其他时候见都见不到。

请出剃刀,待吉时到,剃头匠便屏住呼吸俯身弯腰为皇帝剃头,身子与皇帝要保持距离,左手垂与身侧不得动弹。

屏息,是为了不让剃头匠呼出浊气到皇帝头上,污了皇帝的身体,或是将碎发弄得到处都是惹得皇帝发怒。

垂手,则是为了防止剃头匠做出危险动作,或是碰到皇帝,先前提过剃头匠为皇帝剃头是万不能碰到皇帝的。

剃头匠在剃头时,旁边会有侍卫和太监围着,死死盯着他的一举一动。

若是左手有抬起的架势,或是剃头刀偏离几公分,侍卫就会上前阻止,甚至将他当场斩杀。

所以剃头匠连剃头的动作和擦拭剃头刀,都有规定,必须要小心翼翼。

顶着十几道视线,在这样不能呼吸的紧张氛围里,若是个胆小的人恐怕早就腿软倒地了。

可见做皇帝的剃头匠实在不是什么轻松的活,不仅要技术好还要胆子大。

在剃完头后,剃头匠接着为皇帝刮脸,这也是“剃头匠”名字由来的原因,他们不仅要剃头发,更要剃的是整个头上的毛发。

为皇帝刮脸同样有规矩,既要干净利落,又要掌握方向。

民间剃头匠,为百姓刮脸是怎么方便怎么来,上下左右,这一下那一下,都是没关系的。

可是皇帝不同,在刮脸时,剃头匠必须沿着一个方向,顺时针为皇帝刮脸。

这样做主要是为了顺着毛发的生长方向,防止刮伤皇帝,其次是为了更规矩,在皇帝脸上胡乱刮是对皇帝不敬。

等脸也刮完,剃头匠的工作才算全部结束了,在殿外候着的宫女会进来为皇帝擦拭梳头,剃头匠则跪地等待离开。

若是皇帝心情好觉得满意那这剃头匠就能得到丰厚的赏赐,也不算白辛苦,只是皇帝的心情难以捉摸,得赏只是少数。

到此,一次剃头就结束了。

剃头匠来时清清爽爽,走的时候却满身大汗。

宫女何荣儿在谈录中回忆说,他的丈夫每次回去时腿都软了,身上像是被水泡过,要歇许久才能缓过神来。

一次剃头日结束,也算是要了这剃头匠的半条命,可惜他们不能辞职,第二日还要继续做练习。

即使下一次不是同一个剃头匠给皇帝剃头,这些剃头匠也不能停下练习,因为他们每年还要面对考核。

宫中用人都是能者上任,或是身后有背景的人。

剃头匠等杂流是贫民出身,谈不上背景那就要比手艺好。

宫中会设置考核,有太监考察他们的技艺是否生熟,若是不合格的那就不再有资格服侍皇帝,去做下等奴才。

所以这些剃头匠每日都要练习,比宫外的剃头匠不知辛苦几倍。

一道《剃头令》有人高兴有人愁,宫中剃头匠并不像百姓所想的那般光鲜。

清朝百年光景,因为小小错误失去性命的剃头匠不在少数。

他们并不是因技艺不好而死,只不过是运气不好,做了皇帝的剃头匠。

参考文献:

《宫女往谈录》金易, 沈义羚

《高危职业:皇帝剃头匠》张春杏

« 上一篇
下一篇 »